严格岗位责任制,避免人为卡钻。
司钻接班时应了解钻具组合、泥浆性能及井下情况。
要定期检查井口工具,防止落物造成卡钻事故。
钻进时注意泵压、悬重、排量、扭矩的变化,随时掌握井下情况,接立柱时注意悬重及静摩阻是否正常。
接立柱时,动作要迅速,避免钻具在井内静止时间过长而造成卡钻,循环时应转动并上下活动钻具。
第一次起钻遇卡不得超过10吨,下钻遇阻不超过6吨。
当起钻遇卡或下钻遇阻反方向活动钻具时,尽可能的提高活动距离,至少活动一个单根以上,必要时可活动整个立柱。
2、预防井漏的措施
1、在易漏地层段作业,准备充足的堵漏材料。
2、在钻至易井漏(断层和渗透性砂岩)的地层之前,泥浆中加入堵漏材料,降低井漏的机率。
3、根据返出流量和泥浆池液面变化及时发现井漏。
4、开泵时先小排量10~15SPM打通,返出正常后再逐渐将排量开至正常。
5、起下钻遇阻卡需要划眼时,应先向反方向活动钻具,之后缓慢开泵,待返出正常后再开大排量。
6、下钻时,如果裸眼段较长或泥浆静止时间较长,中途应分段循环泥浆。
7、控制裸眼井段的下钻速度,防止发生压力激动而憋漏地层。
8、在装钻头水眼时应考虑到堵漏材料的尺寸大小。
9、优化定向井设计,将定向井数据随时传回项目部,明确定向井轨迹相对位置关系,指导后续作业。
10、控制合理的钻井液性能,在满足井下安全的前提下使用较低的钻井液密度。
11、渗透漏失:漏失速度小(<10方/小时),可以采取提高泥浆粘度、切力,适当降低密度,控制钻速,边打边观察,如果无效,要停止钻进,降泵冲循环观察,待返出正常后,逐渐提高泵冲。
12、裂缝漏失:漏失速度较大(10~100方/小时),必须马上停止钻进,使用锯末、核桃皮、等堵漏材料进行堵漏,必要时起钻到套管鞋静止观察,采取下一步措施(注水泥或使用膨润土浆)。
13、如在钻进中发现井漏,必须采取以下措施:
a) 停泵静止观察:发现井漏后,立即停泵,上提钻具至套管鞋内或是安全的井段,利用钻井液中的岩屑自行封堵地层达到堵漏的目的;
b) 一旦发现井漏,立即停止钻进,停泵上提钻具至套管鞋内,特别注意在井漏严重时,要尽快的起钻,为了防止井漏后液柱压力下降太多造成井塌埋钻具,应不停地向环空灌钻井液或淡水,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将钻具起至套管鞋处;
c) 静止观察,了解液面高度,测定漏速;
d) 如钻具是在裸眼井段,则要注意活动钻具,防止卡钻;
e) 小排量开泵试验,然后停泵观察,如液面不降,则可用小排量循环;
f) 小排量不漏则可逐步加大排量,使之缓慢的达到正常钻进时的排量要求;
g) 如果不漏,正常后则可试探性的缓慢的下钻,并开泵试验,观察返出的情况及钻井液液面的变化;
h) 控制钻速,使钻屑在裂缝上形成桥堵;
i) 如仅仅是返出流量减少,此时最好的办法是降低泵排量减少钻井液循环压力,边钻进边观察;
j) 提高钻井液的粘度、切力,使其在井壁上形成糊堵作用;
k) 可能的情况下逐步降低钻井液的密度。在钻井液中加入颗粒状的固体堵漏剂,或泵入粘稠的含堵漏剂的钻井液,对于渗透性漏失或裂缝性漏失,是最有效的堵漏方法之一。
3、预防钻头落鱼措施
1、钻头使用时间应掌握适度,钻时慢和扭矩大时应起钻换钻头。
2、除按钻头厂家推荐的钻压和转速操作外,使用后期应特别注意,当地层岩性未变而钻速变慢且扭矩摆动变化大时,可能轴承有问题或是牙轮卡死,不应再继续钻进,应起钻换钻头。
3、钻头型号的选用必须与地层岩性相适应。钻含砾砂岩及砂砾岩时,应选用楔形镶齿且保径的钻头。
4、井底有金属落物时应坚持打捞干净后方可钻进。
5、钻头产品要有API质量合格证书或互ISO 9000质量认证方可购买使用,以减少或避免因钻头质量差而发生的钻头事故。
6、加强设备保养和检查,保证钻机刹车系统在任何时候都灵敏可靠。加强司钻责任心,上岗后精力要绝对集中和按指令及安全操作规程操作,防止溜顿钻造成牙轮落井。
7、钻头螺纹必须按规定扭矩上紧。
8、蹩钻时应及时停钻上提划眼、调整钻井参数,蹩钻厉害时应及时刹死转盘缓慢释放扭矩,防止因猛烈打倒车脱扣而造成钻头落井。
9、钻头配合接头定期探伤和更换,防止严重蹩钻滑扣造成钻头落井。
4、预防钻具落鱼措施
钻铤螺纹折断事故的预防
1、钻铤螺纹定期进行无损探伤检查,有检验合格证书的钻铤方可送井使用。
2、在井下旋转800~1000小时后,一律送回基地重新车扣,新车螺纹应磷化处理,防止粘扣发生。
3、在钻头与钻铤间加入减震器,避免跳钻损伤钻铤螺纹。
钻杆本体折断事故的预防
1、建立定期探伤、测壁厚与试压制度:凡送井钻杆必须逐根进行探伤、测壁厚与试压检查,并具合格检验证书。凡不合格者不许进井,应作报废处理。在钻完一口深井和三口浅井后应进行检查。
2、座卡瓦时应轻放、操作平稳。钻杆露出转盘面高度不超过0.5~0.6米,以能扣上或打开吊卡为宜。上卸扣时吊钳不许咬在本体上,两把吊钳钳柄夹角应成90~120度,防止夹角太大把钻杆拉弯。同时禁止单钳紧扣和转盘崩扣。
3、钻井周期长时建立健全和坚持钻具“以新换旧”制度。
4、建立钻具分级管理和报废制度。
5、遇卡上下活动时,应限制在钻杆允许的抗拉安全负荷与抗扭安全负荷范围内,不许超负荷提拉与转动。
6、应定期检查圆补心的磨损情况。若磨损严重,应及时更换或修理,以免与卡瓦配合不当导致卡伤钻杆本体。
钻具脱扣的预防
1、钻进时精力要集中,防止溜钻导致蹩钻打倒车而引起脱扣。
2、保持井眼通畅,采取措施消除井下复杂情况和缩径井段,防止起下钻和划眼时钻头及稳定器在缩径段蹩劲打倒车而引起脱扣。
3、加强责任心,防止误操作发生转盘反转引起脱扣。
4、一旦转盘猛烈打倒车时,司钻要及时果断刹死转盘,然后缓慢释放反扭矩,防止脱扣事故发生。
钻具滑扣的预防
1、定期更换配合接头。特别是钻头上的配合接头与方保接头,要勤检查螺纹和定期更换。
2、钻杆工具接头螺纹和钻铤螺纹起钻时要轮流错扣检查,深井阶段一定要坚持。发现螺纹磨尖、接头台肩磨薄时坚决甩下不许下并使用。
3、深井、超深井,方钻杆下部保护接头每使用200小时后应更换。
粘扣的预防
1、新钻铤、配合接头及钻杆工具接头螺纹要进行磨扣和磷化处理。
2、使用高质量的润滑性能优良和耐高扭矩的钻具螺纹润滑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