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年 10 月 16 日至 17 日,由中国石油学会联合中国石油、中国石化、中国海油、国家管网、国家能源、中国中化、延长石油等单位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石油石化健康、安全与环保(HSE)技术交流大会在北京召开。
在这场聚焦行业安全与智能升级的权威盛会上,第六镜科技首次亮相即成为焦点——其发布的AI安全生产监管平台,以“行业专属大模型+高性能边缘算力”为核心,打造出国内首个覆盖“感知-预警-溯源-管理”全流程的闭环安全防控体系,为石油石化行业安全管理带来突破性进展。
第六镜科技受邀发表主题报告
一、行业痛点凸显:石油石化安全监管亟待 “破局”
在石油石化行业领域,安全监管长期面临多重挑战,这也是本次 HSE 大会的核心讨论议题之一:
1、人工监管低效:依赖现场巡查与事后视频回放,违规行为难以及时发现,隐患整改存在滞后性,无法实现事故 “预判预防”。
2、传统 AI 适配性差:通用 AI 算法误报率高,需人工反复核验;部分云端监管方案存在 3 秒以上延迟,高风险场景下响应不及时,且关键数据上云存在安全隐患。
3、算力与场景不匹配:小场景监管缺乏高性价比算力硬件,大规模厂区多摄像头并行分析时,算力不足导致检测卡顿,难以覆盖吊装、勘探泵、焊接等核心场景。
二、破局方案:大模型 + 高算力魔盒,构建 “感知 - 预警 - 管理” 闭环
针对行业痛点,第六镜科技推出 “算法定制化 + 算力本地化 + 管理闭环化” 的 AI 解决方案,核心亮点集中在行业专属大模型与镜界魔盒系列硬件两大创新。
1. Nervhub-SPC 大模型:让 AI “懂” 石油石化安全
基于3000 余个安全管理场景、330 亿参数样本训练,第六镜研发出石油石化行业专属的 Nervhub-SPC 安全管理大模型,创新 “小模型初检 + 大模型复核” 模式:
降误报提精度:大模型深度推理能力使检测准确度达 97%,较传统小模型(最高 90%)显著降低误报率,减少人工核验成本。
灵活适配场景:支持 “纯小模型”“小模型 + 大模型”“纯大模型” 三种模式,既能满足单一场景快速检测,也能应对复杂环境下的高精度需求,比如吊装区人员违规识别、油气区火焰烟雾监测等。
零代码快速迭代:通过 Nervhub AI 生产平台,普通人无需代码基础,几小时即可定制专属小模型,较传统 14-21 天的开发周期大幅提速。
2. 镜鉴魔盒 MAX:填补高算力本地化监管空白
针对不同场景算力需求,第六镜推出镜鉴魔盒系列硬件,其中镜鉴魔盒 MAX为大规模厂区监管提供核心算力支撑:
超高算力:算力达上万 TOPS,每分钟可处理 1076 条违规报警,支持上百路视频流同时分析,适配炼油厂、海上石油平台等大场景。
本地化高效运行:边缘计算设计降低网络带宽依赖,毫秒级响应设备异常、人员违规等风险,避免云端延迟问题;同时保障数据不外出,解决企业数据安全顾虑。
高性价比覆盖:除 MAX 外,还有算力 6TOPS 的 H1(适配 12 路摄像头)、32TOPS 的 H2(适配 96 路摄像头),满足小范围、低成本的监管需求。
3. 全流程闭环:从检测到整改的 “一站式管理”
平台以 “1+N” 架构整合数据(“1” 个可视化管理中枢 +“N” 个子系统),结合无人机、巡检机器人、气体传感器等硬件,实现 “实时预警 - 联动响应 - 闭环整改”:
快速响应:人员突发倒地、管道泄漏等风险触发后,100 毫秒内启动现场声光报警,同步推送信息至管理人员移动端。
精准定位:枪球联动功能可快速锁定违规人员或隐患位置,避免人工排查耗时。
数据驱动:通过领导驾驶舱呈现安全数据,助力企业优化管理策略。
三、行业意义:第六镜赋能石油石化安全监管 “智能化转型”
本次大会上,第六镜的解决方案不仅验证了 AI 技术在石油石化安全领域的落地能力,更凸显其在细分赛道的领先地位:
技术壁垒显著:作为 2014 年成立的计算机视觉全栈 AI 服务商,累计申请知识产权 300 余项,服务超 300 家行业客户,700 余个 AI 场景落地,其中石油石化领域的吊装、勘探等方案已形成成熟案例。
推动行业标准:解决方案已在石油石化吊装、勘探等场景落地多个项目,通过 “边缘端 AI 协同 + 专用硬件适配 + 闭环管理”,为行业提供了一套 “拿来即用、按需调整” 的智能化方案,推动安全管理从 “经验驱动” 转向 “数据驱动”。
国产替代标杆:自主研发的算法与硬件打破国外技术依赖,符合国家能源领域智能化、国产化发展方向,未来将进一步深挖场景数据价值,迭代升级解决方案。
未来,第六镜科技将持续以石油石化行业需求为导向,深挖场景数据价值,迭代升级 AI 技术与产品,助力行业突破安全管理瓶颈,筑牢石油石化闭环安全防线。
第六镜科技展位实况